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考生交流群
考生交流群
考生交流群
在线做题
在线做题
在线做题
微信交流群 在线咨询 合作联系
合作联系
合作联系
当前位置 : 北京教师招聘考试网 > 教育新闻 > 教师招聘:高中地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教案

教师招聘:高中地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教案

2021-11-24 10:20:09

北京教师招聘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能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会解释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2.通过案例分析法的运用,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运用假设的方法论证问题,提高学习地理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     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分布;季风环流。     三、教学方法     地图法、小组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三圈环流是在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下的理想模式,而实际上地球表面是存在海洋、陆地分布和地形起伏等不均匀的表面,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的陆地表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     【问题】     1.海陆热力性质有什么差异,试从海陆比热容性质进行分析?     2.冬季,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哪的气温低,哪的气温高?夏季呢?     【学生回答】     1.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2.大陆增温和冷却比海洋快,同纬度的大陆冬季气温低于海洋,夏季气温高于海洋。     【教师总结】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陆地热容量小,海洋热容量大,相同的太阳辐射使陆地气温变化快,海洋变化小,相比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教材P36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36活动,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为什么?     (2)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为什么?     (3)从海陆分布位置看,图中两个空气柱分别处于哪个气压带上?如果分别以这两个空气柱为中心绘出几条闭合的等压线,气压带还呈带状分布吗?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4)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实际分布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1)冬季大陆形成高压。因为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空气收缩下沉,空气冷而重,近地面形成高压。     (2)夏季大陆形成低压。因为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暖而轻,近地面形成低压。     (3冬季空气柱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夏季空气柱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上。气压带不会呈带状分布,气压带会被高低压中心切断。由此可以说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     (4)实际上的气压带会被切断成块状分布于大陆和海洋上。     【教师总结】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冬夏季分别形成不同的高低压中心。7月,北半球亚洲大陆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大西洋形成亚速尔高压;1月,北半球亚洲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形成阿留申低压,大西洋形成冰岛低压。     2.气压中心季节变化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     【过渡】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影响。在这些高低压中心的基础上,会形成不同于风带的风,称之为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风向而有显著改变称为季风环流,包括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请结合教材P38活动对季风环流的成因和影响进行合作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东亚冬季和夏季各盛行什么风?形成原因是什么?     (2)东亚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在冷暖、干湿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判断理由是什么?     (3)举例说明季风对我国的影响。     【学生活动】请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评价点拨。     【教师总结】     (1)盛行风的方向、形成原因、干湿性质  

教师招聘就业推荐 立即填写求职意向

立即提交

重庆教师资格证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省教育厅及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1546217367@qq.com


填报求职意向

加入考生群

备考资料

微信交流群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发送邮件到2667645833@qq.com,我们会尽快处理

Copyright 2012-2023北京教师招聘考试网 http://www.bjzyf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为北京教师招聘考试网民间交流网站,最新教师招聘动态请各位考生以当地教育局或人力资源保障局最新通知为准。

版权所有:浙江咨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ICP证:浙ICP备19023910号-10

公网安备 33010602011447

  法律顾问:肖云律师